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心得分享 1/2 陳芳瑜:福岡正信與自然農法

          這次老師邀請到的是陳芬瑜女士,他一開始給我們看他的簡報,從標題就可以馬上跟我們台下的學生互動,她好像很喜歡他的演講過程中是跟學生互動,但其實大多數的人都還是基於害羞所以比較不敢講,我自己也是這樣子,然而她的重點還是擺在之前觀賞的那部影片,就是在探討福岡正信雖推崇的自然農法,之前就有了解到他的自然農法是以不施肥、不噴灑農藥等自然的方法來對待大自然,大自然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雖然現代科技發達,但破壞了許多土地,當然同時要維持產量還有大自然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所以說我們人類該如何去保護這個地球,但又要同時存活著,一定要有所去割捨,不過這真的是很難解的問題,因為已經破壞地沒有辦法重來,地球有只有一個,資源也是我們的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想辦法讓下一代可以享有跟我們一樣的資源,這值得省思。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心得分享 紀錄片: 只因我們生活在地球-福岡正信印度之旅

       這次的上課內容是看一部紀錄片,而這部紀錄片所在述說的是一位福岡正信先生以他的方式來耕作,他的這個"自然農法"講求的是不耕地、不除草、不施肥又不用農藥,這種方式回歸到他所說的一種無的概念,他的這種方式有別於現在的科技農業,多施肥然後又多用農藥,還有使用機器來工作,這樣子雖然說提高了產量,但後果是破壞了農地,假如這一塊地被破壞的不再能耕作,也就是無限期休耕,這樣子不但失去了這塊土地,也缺少了食物的補足,所以其實很難在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因為現在的農民應該都是大量倚賴機器,還有施肥來達到產量上的維持,如果不施肥不噴灑農藥,有機農作物需要多大片的面積,還有多龐大的人力資源,所以福岡正信的農法一直不被別人接受,但他也是一直堅持自己的理念,持續地做實驗來證明他自己的想法。
      現代的科技依然便利,但是相對來講卻是抹殺了一些東西,雖然它所帶來的便利是有多麼得多,但是失去的也是不少,我覺得我們應該去保護這個地球、這個環境,但要如何去又可以供給足夠的糧食給人們,真的是一個很難解的問題。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心得分享 12/19 吳子鈺:雨林咖啡,公平貿易與世界公民教育

          這次一進到教室就看到前面擺滿了杯具,還有那撲鼻的咖啡香,想必今天的主題一定是很有意義,剛開始從師母問說公平貿易是甚麼,揭開了這個序幕,吳子鈺先生給我的第一眼印象是個非凡的人,他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跟一般人不大一樣,有種特別的感覺,他首先說了殖民這個議題,也就是當時的帝國主義各個強國去侵占資源的一種方式,然而雨林咖啡的意思也就是只有熱帶雨林的國家才可以種出來的作物,另外還有像可可,這種熱帶栽培業,但是雨林不斷被砍伐,但如果沒有了這些雨林,哪來的咖啡可以喝,現在喝咖啡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是有能力,由此可見維護是多麼重要的工程,後來又請吳先生的女兒跟我們分享了製作咖啡的過程,我才知道85度是最適合泡咖啡的溫度,看那熟練的技術,真的不是蓋的,非常的香醇,搭配上點心,簡單卻又像是一場饗宴。
          後來老師問說知名咖啡店一杯咖啡裡面咖啡農可以拿到多少的錢,原來只有那少少的10%,難怪吳先生要去印尼蘇門答臘島回饋那些農民,還有給那些讀相關科系的系所獎學金,我想這不單單是錢的問題,還有是一種讓咖啡的精神可以傳承下去,讓那些種咖啡的人知道咖啡的價值,各國之間喝咖啡的差異,這才是最重要的,經過這堂演講,我這才知道,這單單不關是咖啡而已,而是那帝國主義所帶來的剝削,還有影響。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心得分享 12/12 陳弘正:從微電影談社交網路影音革命

         這次的演講請來的是一位在育達教書的教授,但當我第一臉看到他的時候,我一點都不覺得他有那種教授的嚴肅感,整個人是給人非常親切的感覺,然而他所要帶來的演講是如何從微電影談到社交網路,經過他的介紹之後,我才知道微電影也就是所謂的那種手機或者是平板隨手錄製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只有2~3分鐘左右,他後來講到了現在最火紅的Facebook,也說明了這與這之間的關聯,他說他是個臉書研究者,他從臉書裡面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臉書幾乎是現今台灣社會每個人必有的一個交流平台,當然我們一般人在使用上面也是與朋友聊聊天,分享抒發自己的一些動態,但他告訴我們說每當你按一個讚,那個訊息瞬間是傳送給好多不同人的,如果是影片,經過別人的點閱還有分享,那更是可以無遠弗屆,是沒有距離的限制的,他還分享了強連結、弱連結的差別,讓我才知道原來這個根本不是只是簡單的交流平台而已,他是可以傳遞資訊的,後來他說了原來拍那些影片製作成微電影,不需要使用很高級的相機,也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只需要有智慧型手機,下載APP到手機裡,其他就像錄影一樣簡單,這樣可以輕易的製作一部影片,真的是讓生活可以更多采多姿,不過我覺得現在的資訊便利,雖然說方便,但也抹煞了一些東西,像現在小孩子出來都是玩平板,抑或是電腦,跟大自然的接觸自然就變少了,這就真的是很可惜了。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心得分享 11/28 韋仁正:協力造屋的社會運動經驗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協力造屋,之前就有一位汗得學社的來分享她的經驗了,其實他們想做的並不是單純的建造一棟房子,而是那背後的精神,還有那大家一起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雖然結果重要,但過程固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這個成員是從各地來的,從不認識,到最後可以一起為了一件事情,把心集結在一起,這種過程是多麼得令人感動,而且最重要的節約能源,能源問題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像之前的反核,如果真的沒有了核能,那有多少替代能源可以來替代,所以人們之間不應該被媒體操控,而是要依造自己的心志,而不是為了反而反,這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協力造屋他們也是圍繞著節省能源,他們都希望讓自己未來可以過得更好,但誰不是這樣呢?誰不希望以後是吃好的穿好的,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好好地去保存,以求永續發展,給我們後代子孫一個完整的家園。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心得分享 11/07 潘忠政老師 (觀新藻礁的守護者)

      今天的主題是關心台灣的生態-藻礁,但一開始我並不清楚藻礁是甚麼東西,但經過我們的潘忠政老師講解之後,我才了解到他是甚麼,他所帶來的影響,其實說實在的我覺得環境是我們大家的,每個地方所擁有的都是獨一無二那麼特別的,我們應該要去愛惜我們自己的溪流,自己的河川、生態,地球提供了環境給我們人類居住,它不求回報,我們就不該去踐踏,而是去愛惜它。

     桃園有兩個漁港,一個是永安漁港,一個是竹圍漁港,後者從以往的漁獲量豐富但現在汙染嚴重,已經近乎沒有甚麼漁獲了,然後海岸線不是遭受到嚴重汙染,就是海岸邊建築所帶來的突堤效應,這使得現在的生態,從以前的那麼一大個範圍,縮小到剩小小的一個地方,如果沒有潘老師這樣子盡心盡力的去維護,說不定那一塊現在也成一片死寂,我想這是沒有人希望所見的。我們從小在長大的過程中,相信每個人都很渴望去海邊玩玩水,玩玩沙子,假如現在的環境我們再恣意的不顧,以後哪裡來的海灘沙灘,而且我們人吃魚肉,也不知道吃的產地有沒有受到汙染,因為生態鏈的關係,人們所吃進去的魚將是最後一層,這所代表的就是累積了最多的毒素,這樣健康也會亮起紅燈,這也就是我們要保護這片土地,讓他能永續發展,潘老師帶很多國中小學生去參觀藻礁的生態,看看那些海洋生物,並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是有多珍貴,所以必須去好好的保護它,潘老師這樣做不是為了甚麼,而是為了給後代子孫一片淨土,我真的覺得關心這個地球是不分你我,每個人只要多做一點,這個世界會很不一樣。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10-31千甲記錄片 心得分享

今天是上課欣賞紀錄片,一開始就是以一個鄉村才有的景色切入,小孩在逗鴨子,這種景色在現在已難見,不過這也是經濟繁榮所帶來的效應,那種純真已經不在,但這部紀錄片主要的目的是在關懷弱勢、互助合作、還有社區農業為農力的這個農法,從我們出生到長大成人,我們的糧食基本上都沒有缺乏,過的也是都很幸福,但在這背後,有多少人是沒有食物吃地方缺乏物資的,越是長大就越要去關注那些應該要關注的事情,雖然我們可能不能幫到甚麼,但我們能給的都盡量地去付出,弱勢族群本來就已經是比較弱勢的,但如果能幫助點甚麼讓他們能多一點溫飽,這樣有多好,在以前祖先的時代,農業一直一來都是台灣的一大產業,也有很多的外銷,但在現在有多少地方被我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壞,以往的美麗已不在,土地假使不能永遠的發展下去,我們現在所做的,真的是為了給我後代子子孫孫更好的未來嗎? 還是只是自私地去為了想要而想要。

台灣一直都是一個美麗的寶島,在我看完紀錄片更是這樣認為,千甲的居民因為風災的影響被迫遷離自己的家園,現在他們為了重建以往的美麗,農村是他們的生活,為自己的土地盡心盡力,這就是他們正在努力地,而我們也應該要這樣,最近看了一部電影"看見台灣",台灣原本是一座多麼美麗的地方,為了開墾, 為了蓋房子,為了觀光利益,山不斷地種植檳榔樹,濫墾濫伐,這樣的台灣還可以延續下去多久,我們現在要想的應該是,如何改進,然後讓傷害不要再蔓延下去,這樣我們的後代子孫才能繼續地在這片瑰島上快樂地生活著。